新冠肺炎》新增364例本土!「疫苗接種懶人包」一次公開,3大預約管道超方便

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(3)日宣布有本土確診364例,境外2例,另外有校正回歸219例,總共585例確診。陳時中表示,確診人數當中,台北市有224例、新北市265例、苗栗縣34例、桃園市30例、彰化縣15例、台中市5例、基隆市4例、臺南市2例,新竹市、花蓮縣、宜蘭縣及高雄市各1例。

國內本土疫情仍未趨緩,指揮中心在昨(2)日宣布將推動COVID-19新冠肺炎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,若疫苗量充足,預計將在6月到8月之間,每周完成100萬劑疫苗的施打,加速民眾獲得免疫保護力,並建立由唐鳳著手規劃的「疫苗接種預約平台」,讓民眾能夠利用手機、藥局、超商等方式,預約疫苗接種的時程和地點,最快6月底就會上路。而針對疫苗相關的預約辦法、種類比較、施打地點等,以下也為讀者整理出常見的幾項Q&A:
1. 台灣現在有多少疫苗?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指出,疫苗接種以涵蓋我國人口之65%為目標,預計為1500萬人接種,若以每人2劑估算,規劃國內需3000萬劑疫苗,而目前已完成採購並簽約的疫苗有AZ疫苗1000萬劑、莫德納505萬劑、COVAX計畫的476萬劑,以及剛簽訂採購契約的高端與聯亞疫苗各500萬劑。

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,根據疫苗的到貨時程,預計台灣6月底前會有200劑疫苗到貨,而若包含國產疫苗在內,到了8月底前,台灣將取得累計1000萬劑的疫苗。

2. 疫苗要在哪裡打?

指揮中心表示,除了持續擴增現有的醫療院所外,基層診所也將納入接種地點,並推動社區接種站、大型接種站以及外展服務等設置,若量能全開預估每周可施打100萬劑疫苗。目前的計畫包含300家醫院、衛生所布點200家,而診所自6月起有800家加入、8月時預計達到2000家。
另外,關於社區和大型接種站以及外展服務部分,則可在下列地點施打:

(1)社區接種站:由各縣市地方政府自行規劃,包含全聯福利中心、里辦公室等都可以設站。

(2)大型接種站:利用假日期間,於棒球場或體育館設置疫苗接種站。
(3)外展服務:包括公家機關、企業、軍營,只要達1000人以上就能媒合院所協助接種。

3. 接種疫苗要怎麼預約?

除了各院所現有的網路預約系統,指揮中心表示,政委唐鳳已在著手規劃「疫苗接種預約平台」,將類似過去口罩實名制的預約流程,利用手機、電腦或者前往四大超商、藥局等,就能完成疫苗預約工作,而目前將以「1週前預約制」為規劃方向。(相關報導:新冠肺炎疫苗廠牌不同,保護力差很大!一張圖秒懂4大疫苗施打功效,加碼副作用完整公開|更多文章)

待平台上線後,民眾就能夠在系統內查看附近有哪些醫療院所和接種站可以預約,並在約定時間前往施打疫苗。而在完成接種後,除了會拿到接種紀錄卡外,健保卡上也會給予貼紙註記,同時將相關的接種紀錄資料,上傳到健保快易通的APP當中,供民眾隨時查詢。

4. 各家疫苗廠牌的差異?
(1)牛津AZ:由英國、瑞典研發的AZ疫苗,種類為腺病毒載體,施打劑量共2劑,接種間隔28天,打完保護力約70%。優點是容易進入細胞,可儲存於一般冰箱,在運送和保存上相對方便;副作用則是注射部位腫痛、痠痛、疲倦、發燒或發冷,一般來說在接種後幾天內就可以緩解,但極少數人會出現血栓副作用。

(2)莫德納:莫德納疫苗為美國所研發,種類為mRNA,施打劑量共2劑,接種間隔28天,打完之後的保護力約94.1%。優點在保護力高,適用於18歲以上族群,且研發製造快速,適合用於緊急狀況;副作用包含頭痛、疲倦、接種處出現痠痛、紅斑、蕁麻疹等症狀,曾有罕見個案出現臉部麻痺或腫脹,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頻率較高。

(3)輝瑞/BNT:由美國、德國共同研發的輝瑞/BNT疫苗,種類為mRNA,施打劑量共2劑,打完之後的保護力約95%。優點同樣是保護力高、研發製造過程快速,適合用於緊急情況;副作用則包括注射部位痠痛、疲倦、頭痛、發燒等,且不適合16歲以下、孕婦、以及有嚴重過敏史的族群施打。

(4)國產疫苗:台灣國產的高端和聯亞疫苗目前已進入試驗階段,種類為重組蛋白,施打劑量共2劑,保護力目前不明。優點是成份單純,不含病毒遺傳物質,安全性較高;副作用及其他資訊尚不明確,需待官方日後公布。

5. 有哪些人可以打疫苗?
衛福部疾管署在今年2月宣布,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為10大類,但因應近來本土疫情升溫,研擬將原第8順位的「65歲以上長者」移至第9順位,並另訂出「75歲以上長者」成為第6優先順位,遂原先的10大類增為11大類,但一切仍需交由官方專家小組討論,不排除做後續更新與調整。

第一類:醫事人員(預估48.8萬人)

第二類: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(預估9萬人)

第三類: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(預估3.5萬人)

第四類: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(預估5000人)

第五類: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照顧者(預估20萬人)

第六類:75歲以上高齡長者(預估人數含在第九類)

第七類: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(警察、憲兵)(預估5萬人)

第八類: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(軍人)(預估20.8萬人)

第九類:65歲以上長者(預估348.5萬人,含第六類人數)

第十類:19歲至64歲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族群、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(預估387.5萬人)

第十一類:50歲至64歲成人(預估530萬人)

值得注意的是,若以8月可到貨的1000萬劑疫苗、加上以每人施打2劑來計算,目前僅有500萬人可以施打到疫苗,等同於第十類、第十一類對象恐無法如期接種。不過根據指揮中心資料顯示,我國向國際洽購的疫苗有近2000萬劑,而先前美、日也都表示有意協助提供疫苗,再加上已與國產疫苗簽訂1000萬劑的疫苗合約,因此未來施打對象也有望再擴大。

資料來源: 風傳媒